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1993年 第4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3-02-25
    化工学报
    醇/烃系统的分子热力学(Ⅰ)红外光谱法研究醇的缔合常数
    洪建康,韩崇家,胡英
    CIESC Journal. 1993, 44(1):  1-9. 
    摘要 ( 692 )   PDF (454KB) ( 1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FTIR-Sx20红外光谱仪进行了3个不同温度下甲醇、乙醇、丙醇、丁醇、己醇、辛醇和癸醇与3种不同溶剂(苯、正己烷、环己烷)共21个系统的红外光谱测定,谱图经分峰处理后,得到了单体、线性二缔体和环状四缔体的峰位、峰高和半峰宽与表观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计算时采用RK方程,考虑醇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物理相互作用,由此求得线性二缔和环状四缔时醇的标准缔合常数和缔合焓.
    醇/烃系统的分子热力学(Ⅱ)1-2-4模型应用于汽液平衡
    洪建康,韩崇家,胡英
    CIESC Journal. 1993, 44(1):  10-18. 
    摘要 ( 648 )   PDF (417KB) ( 2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建立了1个醇/烃系统的分子热力学模型,用红外光谱法获得的醇的标准缔合常数应用于汽液平衡,能够很好地区分醇类缔合物质的化学作用和物理作用,所得化学参数和物理参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计算表明:本文提出的1-2-4缔合模型在应用1个二元可调参数的情况下能较好地描述含醇系统的汽液平衡性质.即使对于不同链长的正构醇采用统一的缔合常数,同样可获得较好的结果.
    FeCl_2·2H_2O焙烧过程动力学研究
    胡熙恩,汤晓明,戴为智
    CIESC Journal. 1993, 44(1):  19-25. 
    摘要 ( 657 )   PDF (292KB) ( 1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固定床研究了FeCl_2·2H_2O焙烧过程的动力学行为,变量包括温度、物料颗粒尺寸、气流速度和气流中含水量,讨论了过程的控制步骤,估算了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和表观活化能,并用热分析校核了结果.
    超临界流体萃取筛板塔中二氧化碳/醇/水体系流体力学特性和传质性能的初步研究
    李德昌,张泽廷,朱美文,于恩平
    CIESC Journal. 1993, 44(1):  26-33. 
    摘要 ( 573 )   PDF (336KB) ( 1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内径25mm的连续逆流超临界流体萃取筛板塔中,对超临界二氧化碳/乙醇/水和二氧化碳/异丙醇/水2种体系的流体力学特性和传质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得到了描述超临界流体萃取筛板塔流动特性的关联式,应用柱塞流模型对超临界流体萃取筛板塔的传质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
    超临界压力下水在倾斜管内传热特性的研究
    田永生,陈听宽,徐进良,罗毓珊
    CIESC Journal. 1993, 44(1):  34-40. 
    摘要 ( 633 )   PDF (343KB) ( 1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水为工质,在倾角α=14°和10°、压力22.0~28.OMPa、质量流速600~1400kg/(m~2·s)、内壁热负荷250~410kW/m~2的参数范围内,研究了水(特别是在大比热区附近)的传热特性.针对微倾斜管中,内壁面既非定壁温也非定热流的边界条件下,成功地提出了二维温度场计算方法,从而获得了传热系数、努赛尔特数等.分别在传热恶化前及传热恶化后两个区域内关联了传热系数数据.对于超临界流体在最大比热区附近呈现的特殊传热特性规律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倾斜管中由于浮升力引起的自然对流对各参数沿周向分布的影响.
    液体的导热系数与蒸发潜热及温度间的关系
    刘洪勤,汪文川,卢焕章
    CIESC Journal. 1993, 44(1):  41-48. 
    摘要 ( 607 )   PDF (389KB) ( 1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流体导热系数的自由体积模型,用方阱流体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验证了模型,获得满意的结果.将所得模型结合统计力学理论,导出了液体的导热系数与蒸发潜热间的关系,对40种有代表性的物质(569个点)的关联,误差仅为1.78%,最后得到关联导热系数与温度的两参数模型,对40种物质的关联结果表明,所得模型适用于直到临界点附近的宽广的温度范围,优于被认为较成功的Jamieson的两参数经验式.
    气固垂直并流上行两相流不均匀性机理的进一步研究
    李静海,郭慕孙
    CIESC Journal. 1993, 44(1):  49-58. 
    摘要 ( 487 )   PDF (529KB) ( 2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能量最小多尺度作用(EMMS)模型原理,分析垂直气固并流上行两相流局部不均匀性(稀、密两相结构)和整体不均匀性(轴向和径向分布)形成的机理,讨论了流场结构与稳定性的关系,定义了饱和夹带发生的临界条件,并介绍了一种流场均匀无壁效应的反应器.研究表明,密相流化和稀相气力输送具有不同的稳定性条件,因而呈现不同的流动结构,两者过渡时系统内出现饱和夹带,并发生显著的轴向不均匀分布——两态共存.不均匀性的产生,归因于能量最小.壁面的影响可促进能量最小化过程,因而导致径向不均匀分布.实验表明,通过截面的反复收缩和扩大可以实现均匀的流场.
    固定化面包酵母生产转化糖的反应动力学模型
    李凡超,张宏,张嗣良,朱敏
    CIESC Journal. 1993, 44(1):  59-65. 
    摘要 ( 606 )   PDF (318KB) ( 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固定化酵母生产转化糖动力学模型,研究了该模型在批发酵过程中的应用,由给出的动力学微分方程的解表明了转化率与反应时间、搅拌速率、固定化细胞媒体大小和基质浓度间关系.测定了一些反应动力学参数并定义动力因子和阻力因子,给出最佳操作条件计算公式.
    一氧化碳偶联再生反应动力学研究
    陈锦文,许根慧,李振花,陈洪钫
    CIESC Journal. 1993, 44(1):  66-72. 
    摘要 ( 483 )   PDF (295KB) ( 1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常压连续流动气液反应器,测定了CO气相偶联亚硝酸乙酯再生反应的宏观动力学数据,建立了相应的宏观动力学模型R_A=K_(pNO)反应的活化能E_a=19.46kJ/mol,指前因子A=0.341mol/(m~3·Pa·s).根据气液反应双膜理论,对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和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再生反应为一级快反应,反应区在液膜内,反应速率主要受液膜传质控制.求出“本征”反应的活化能为E_a=22.86kJ/mol,指前因子A=1.741×10~8s~(-1).
    偏氯乙烯-氯乙烯悬浮共聚合动力学模型
    翁志学,刘龙孝,黄志明,潘祖仁
    CIESC Journal. 1993, 44(1):  73-80. 
    摘要 ( 557 )   PDF (329KB) ( 1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单体配比、引发剂浓度、聚合温度等主要因素对偏氯乙烯-氯乙烯共聚物组成和分子量、悬浮共聚速率的影响.在30、45、70℃下测定了两单体的竞聚率,讨论了共聚物组成的偏移情况,提出了速率模型,在35~65℃范围内求出了模型参数,建立了分子量模型,提供了粘均分子量与二氯乙烷杂质浓度、引发剂浓度、温度间的定量关系.
    同心套管包围的多跨换热器传热管在静水中阻尼特性的实验研究
    张文清
    CIESC Journal. 1993, 44(1):  81-89. 
    摘要 ( 536 )   PDF (435KB) ( 1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求解同心套管包围的带N-1个同心支承板传热管的运动方程,导出计算挤压膜阻尼和粘滞阻尼的公式.为了验证理论分析结果,对同心套管包围的四跨传热管在静水中的挤压膜阻尼和粘滞阻尼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粘滞阻尼与同心套管内径以及管子与同心套管偏心率的关系;挤压膜阻尼与支承板厚度、传热管与支承板管孔间隙、与支承板管孔偏心率之间的关系.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得出了传热管总阻尼的公式,并为换热器设计提供了传热管管壁间距离、支承板厚度以及支承极管孔与管子间隙的参考尺寸.
    传热管强化传热能质综合分析
    高青,卓宁
    CIESC Journal. 1993, 44(1):  90-95. 
    摘要 ( 551 )   PDF (299KB) ( 1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依据能量有效利用的观点,利用热力学(火用)分析原理,对传热管换热过程进行了能质综合分析.在表征能质品位的(火用)参数基础上,将换热过程的传热特性和阻力特性有机地结合,提出了能质分析的无因次准则函数.根据该函数,以静态混合器强化传热管为例,简要分析换热过程的综合用能情况,从而探讨传热过程的热力学能量特性分析方法.
    刚性换热网络的弹性化
    胡万里,周理,余国琮
    CIESC Journal. 1993, 44(1):  96-102. 
    摘要 ( 543 )   PDF (367KB) ( 1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给定的换热流程(刚性网络),以对换热面积作最小调整为目标,使重要物流达到工艺要求的目标温度以及消耗最少公用能为约束,建立1个NLP模型.该模型的解,将给出为使网络具有一定的操作弹性而必须对其中各物流间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做出的调整值.具体应用例证明,此法简单可靠.由于合成刚性网络远比直接合成弹性网络简单,故本法与刚性网络的合成软件结合,可以更方便地做出弹性网络设计;在对现有换热流程进行改造时,由于该法以既成网络为基础,将做出工程量与投资最少的改造方案.
    化工装置可靠性模糊评估技术的研究
    戴树和
    CIESC Journal. 1993, 44(1):  103-110. 
    摘要 ( 879 )   PDF (385KB) ( 3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结合化工装置中的某些具体实例,运用模糊集理论,在模糊评判、模糊极值函数方面对可靠性评估技术进行了探讨,研究成果用于工程实际,取得较佳效果.
    2-丁酮-水-甲苯、环己酮、4-甲基-2-戊酮三元体系液液平衡的测定及关联
    胡望明,陈钟秀
    CIESC Journal. 1993, 44(1):  111-116. 
    摘要 ( 684 )   PDF (271KB) ( 1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测定了2-丁酮-甲苯-水体系在303.15和323.15K、2一丁酮一4一甲基一2一戊酮一水体系在293.15、303.15和313.15K,2-丁酮-环己酮-水体系在293.15和313.15K下的LLE数据.实验数据用NRTL方程关联,部分互溶对和互溶对的方程参数分别从二元和三元LLE数据得到,关联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良好.
    多组分精馏序列的模糊合成方法
    吴以准,张瑞生
    CIESC Journal. 1993, 44(1):  117-121. 
    摘要 ( 602 )   PDF (206KB) ( 1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神经网络的大型回转机械运行状态监测
    陈岳东,屈梁生
    CIESC Journal. 1993, 44(1):  122-126. 
    摘要 ( 644 )   PDF (212KB) ( 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