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05年 第5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5-02-25
    综述与专论

    超临界辅助雾化制备适于气溶胶给药的药物微粒

    朱自强;关怡新;姚善泾
    CIESC Journal. 2005, 56(2):  187-196. 
    摘要 ( 511 )   PDF (1885KB) ( 4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超临界流体辅助雾化法(SAA)是一种新型的以超临界流体为基础的固体微粒制备工艺,既能用于水溶性,也可用于脂溶性的溶质.该工艺能制备出适用于气溶胶给药要求的微粒,预期可在药物行业内得到应用.综述了SAA过程的形成和特色、工艺流程和操作条件以及相应的造粒结果.评述了6种药物微粒的粒度、粒度分布及其形貌.经SAA加工后的药物质量未见变化,目前该工艺已进入中试阶段,展示出较快的发展速度.比较了SAA和现有的主要以超临界流体为基础的微粒制造工艺.展望了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的必要性,进一步分析了SAA的机理和过程实质.
    热力学
    水合物法分离H2+CH4体系的非平衡级模拟
    冯英明, 陈光进, 王可
    化工学报. 2005, 56(2):  197-202. 
    摘要 ( 709 )   PDF (435KB) ( 2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H2+CH4体系在四氢呋喃(THF)水溶液中H2的分离,提出了适合水合物多级分离技术的非平衡级算法——微元法,对此方法做了详尽的阐述.以湿壁塔为例,采用微元法计算了气、固相组成及其负荷,同时对不同温度、压力以及流量对水合物多级分离的影响做了比较.

    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用于醇的分子结构表达和物理性质预测

    孙立力;李志良
    CIESC Journal. 2005, 56(2):  203-208. 
    摘要 ( 682 )   PDF (450KB) ( 4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是一种描述分子二维结构的拓扑描述子,由4种类型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得到的10个元素组成.通过引入原子属性和原子类型的概念,适用于含多个杂原子、饱和键与不饱和键、环和非环等结构特征.基于MEDV,对多种醇的沸点(BP)、水溶性[lg(1/S)]、醇/水分配系数(lgP)、分子总表面积(TSA)、分子体积(MV)和分子折射率(MR)等6种物理性质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其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972,0.9925,0.9975,0.9998,0.9997和0.9999,标准偏差分别为3.2660,0.1373,0.1237,0.0184,1.0354和0.2084.采用留一法交互检验验证模型对外部样本的预测能力,对水溶性的相关系数为0.9714,其余的均在0.99以上.分子建模结果显示,MEDV具有很高的化学结构选择性和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相关性.
    传递现象

    湍流扩散火焰中氮氧化物排放的数值研究

    王海峰;陈义良
    CIESC Journal. 2005, 56(2):  209-214. 
    摘要 ( 846 )   PDF (512KB) ( 4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一系列具有不同Reynolds数的湍流甲烷射流扩散火焰中氮氧化物的排放进行了数值模拟,以考察湍流对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采用一个双尺度的k-ε湍流模型计算速度场,将概率密度函数(PDF)方法和Lagrangian火焰面模型相结合求解标量场,燃料甲烷的氧化过程和氮氧化物的生成过程采用详细的GRI-Mech 3.0机理描述.将氮氧化物的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并探讨了Reynolds数、标量耗散和火焰面时间对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发现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符合较好,计算模型正确预测了氮氧化物的生成量随着Reynolds数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

    工质循环性能实验评价的客观性探讨

    王怀信;郑臣明;马利敏
    CIESC Journal. 2005, 56(2):  215-219. 
    摘要 ( 582 )   PDF (383KB) ( 2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制冷空调热泵系统中CFCs、HCFCs工质替代研究为背景,对客观比较不同工质循环性能的实验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两种引入附加温差(Δtplus)和循环热力学完善度(ε)的改进型实验评价方式;给出了Δtplus的概念、量化关系式和ε的计算方法.改进型的实验评价方式不仅在测量的公平性、评价的全面性上较原方式明显改进,还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三相机械搅拌反应器气液传质

    张淑华;李涛;朱炳辰;朱子彬
    CIESC Journal. 2005, 56(2):  220-226. 
    摘要 ( 746 )   PDF (1001KB) ( 4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空气-水、液体石蜡-细颗粒黄沙、石英砂、催化剂构成三相体系,常压下在表观气速0.10×10-2~1.5×10-2cm•s-1 、固体浓度为0~0.34 g•ml-1溶剂、搅拌转速450~1500 r•min-1的实验条件下,采用溶氧仪研究了三相机械搅拌反应器的气液传质特性,考察了操作参数和液体性质、颗粒粒径及密度等物性因素对液相容积传质系数kLa的影响,用改进的高斯-牛顿法进行参数估值,得到kLa与上述因素的量纲1关联式,统计检验表明,所得量纲1关联式与实验值拟合情况良好,可为后续搅拌反应釜中三相淤浆床甲醇合成过程分析与模拟提供传质基础数据.
    R-113池沸腾气泡行为的可视化及传热机理
    刁彦华, 赵耀华, 王秋良
    化工学报. 2005, 56(2):  227-234. 
    摘要 ( 717 )   PDF (1192KB) ( 3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ITO透明加热膜和高速摄影仪,对制冷工质R-113在压力为0.1 MPa的池沸腾的气泡行为进行了可视化研究.利用高速摄影仪观察得到了不同热通量下气泡的生长、脱离以及相邻气泡之间的合并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热通量的升高,气泡的脱离时间减小,而加热壁面的汽化核心密度增大.文中给出了气泡的脱离时间、脱离直径以及汽化核心密度随热通量的变化曲线.在实验过程中,并没有观察到气泡底部的微液层在蒸干过程中有液体补充.最后,利用动态微液层模型对R-113的池沸腾换热曲线进行了预测,并将预测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磁场强化磁性液体自然对流传热的机理

    王正良
    CIESC Journal. 2005, 56(2):  235-238. 
    摘要 ( 694 )   PDF (365KB) ( 3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重力场中流体密度变化产生自然对流,在磁力场中磁性液体的表观密度随外加磁场强度的变化而明显变化,磁场可以改变磁性液体的自然对流.通过对磁场中的磁性液体的静力学计算和分析,建立一个由均匀磁场和均匀梯度磁场同轴叠加的合成磁场,合成磁场使磁场引起的磁性液体密度变化各处均等,各处的自然对流传热均等,从而使磁性液体的表观密度和自然对流传热系数得以准确测量,由此建立起磁性液体的磁场强度、表观密度、Grashof数之间的关联式.磁场强度的增大使磁性液体表观密度增大,使磁性液体处于超重状态,是磁场强化磁性液体自然对流传热的机理.

    R32/R134a在水平内螺纹管内流动沸腾强化特性的分析与研究

    吴志光;马虎根;蔡祖恢
    CIESC Journal. 2005, 56(2):  239-242. 
    摘要 ( 681 )   PDF (359KB) ( 2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氨基酸在水溶液中的扩散系数

    朱春英;马友光;赵长伟;何明霞;马沛生;余国琮
    CIESC Journal. 2005, 56(2):  243-245. 
    摘要 ( 750 )   PDF (333KB) ( 3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硫酸水溶液中3-甲基吡啶透过Nafion膜的渗透

    王留成;王福安;赵建宏;宋成盈;徐海升
    CIESC Journal. 2005, 56(2):  246-248. 
    摘要 ( 958 )   PDF (354KB) ( 1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相流

    气液固三相流化床局部相含率轴径向分布

    曹长青;刘明言;王一平;秦秀云;胡宗定
    CIESC Journal. 2005, 56(2):  249-256. 
    摘要 ( 667 )   PDF (594KB) ( 2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开发的微电导探针测试技术,对小尺寸颗粒玻璃珠(粒径分别为0.48、0.80、1.25 mm)和1.45 mm苯乙烯树脂为固相,空气和水分别为气相和液相的三相流化床的各相局部含率进行了同时测定.在较宽操作条件下,获得了一系列局部相含率实验数据.通过对实验数据研究发现:在充分发展段,局部固含率在r/R=0.75~0.85范围内有一个极大值,床层截面平均气含率随表观液速的变化存在一个极小值.在气体分布器区,在距气体分布器轴向一定距离范围内,三相局部含率的径向分布存在明显的不对称分布.随着轴向距离的增加,局部气含率径向不对称分布逐渐消失,最终过渡到对称分布,而局部固含率的径向不对称分布消失得不明显.
    催化、动力学与反应器

    非热等离子体烟气脱硫湿式反应的动力学机制

    刘新;王树东
    CIESC Journal. 2005, 56(2):  257-261. 
    摘要 ( 680 )   PDF (506KB) ( 2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于非热等离子体烟气脱硫干式反应器中的主要过程是气相与固体表面液膜之间的复相反应, 采用湿式反应器应该更为合理.对流光放电湿式烟气脱硫的动力学机制进行了分析,导出了烟气脱硫率、能量效率和摩尔能耗与放电注入能量密度、传质效率因子和吸收液pH值的关系.发现在放电注入能量一定的条件下,设法提高传质效率因子和适当调节pH值,能量效率可以显著提高,摩尔能耗可以大幅度降低.所得结果与过去已有实验结果吻合,并表明有可能把该反应的能耗降到工业接受的水平.
    水力空化对化学反应的强化效应
    张晓冬, 李志义, 武君, 刘学武, 刘东学, 夏远景
    化工学报. 2005, 56(2):  262-265. 
    摘要 ( 648 )   PDF (443KB) ( 3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由孔板产生的水力空化条件下对KI水溶液分解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测定反应产物碘的释放量,检测了水力空化的化学效应.分析了实验装置的几何特性、水力学特性及溶液浓度等对空化强化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力空化能够引发或强化某些化学反应,其作用强度取决于空化发生的状态、空化引发自由基的数量和反应物浓度等.寻求最佳的水力空化条件,可以获得较好的化学反应强化效果.

    浸没循环撞击流反应器的压力脉动特性

    张建伟;伍沅;舒安庆;徐成海
    CIESC Journal. 2005, 56(2):  266-269. 
    摘要 ( 672 )   PDF (810KB) ( 4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溶胶-凝胶法制备H3PW12O40/SiO2及催化合成三羟甲基丙烷三庚酸酯
    方莉, 李海唐, 赵永祥, 刘滇生
    化工学报. 2005, 56(2):  270-273. 
    摘要 ( 700 )   PDF (397KB) ( 2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Influence of pretreatment condition on performance of hexaaluminate catalyst

    翟彦青;李鑫刚;李永丹
    CIESC Journal. 2005, 56(2):  274-275. 
    摘要 ( 533 )   PDF (317KB) ( 1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离工程

    间歇结晶过程中几种可能的粒度分布

    刘勇;王静康
    CIESC Journal. 2005, 56(2):  276-280. 
    摘要 ( 651 )   PDF (380KB) ( 3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间歇溶液结晶过程,依据粒数衡算方程,在忽略二次过程如聚集、破碎和老化等且混合良好情况的假设下,采用分离变量方法对粒度相关生长或生长分散的粒度分布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出间歇结晶过程中的几个粒数密度与结晶时间和晶体粒度的关系式.这些关系式可以用于间歇结晶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晶体生长机理与测定线性晶体生长速率,预测粒度分布与优化结晶过程,以及回归粒度分布.结果表明,本方法在溶液结晶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六氨氯化镁初级成核研究

    赵建海;汪瑾;宋兴福;于建国
    CIESC Journal. 2005, 56(2):  281-284. 
    摘要 ( 577 )   PDF (359KB) ( 3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过程系统工程
    分阶段线性规划法快速设计含有多种污染物的用水网络
    李保红, 费维扬
    化工学报. 2005, 56(2):  285-290. 
    摘要 ( 599 )   PDF (392KB) ( 2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含有多种污染物用水网络的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先基于各个用水过程的污染物最大出口浓度对过程排序,然后采用GAMS(general algebraic modeling system)语言建立线性规划模型,依次对序列中的每个过程的废水回用方案进行优化计算,以确定出其最小新鲜水用量和来自前驱的废水回用量.该方法虽然不能保证所得解的全局最优性,但它能快速地找到最优或近似最优解,而且方法简单.

    WBRPLSR方法及其在化工软测量中的应用

    成忠;陈德钊
    CIESC Journal. 2005, 56(2):  291-295. 
    摘要 ( 684 )   PDF (694KB) ( 2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及时测定化工过程变量,对确保生产过程稳定、有效控制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实时样本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方法,以分块递归的方式,为过程变量建立软测量模型.在分析时序数据特性的基础上,引入加权策略,并提出选定相关参数的方法步骤,推导构建了加权分块递归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WBRPLSR).将该法实际应用于某公司PTA装置溶剂脱水塔,为塔釡排出液H2O含量建立软测量模型,效果良好.与已有方法相比,它提高了建模效率,改进了预测性能.
    基于BP神经网络的A/O脱氮系统外加碳源的仿真研究
    彭永臻, 王之晖, 王淑莹
    化工学报. 2005, 56(2):  296-300. 
    摘要 ( 650 )   PDF (841KB) ( 2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连续流缺氧/好氧(A/O)脱氮工艺处理低碳氮比(C/N)生活污水的外加碳源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由于处理系统的外加碳源量、总回流比和出水总氮(TN)之间存在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很难用常规的参数型模型进行描述,给处理系统控制策略的实现带来较大的困难.针对该问题,引入了BP神经网络,通过神经网络对试验数据的学习建立系统的非参数型模型,通过该模型对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可以达到优化碳源投加量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训练的BP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处理系统,根据仿真分析结果可以实现碳源投加量的优化控制,这为污水处理系统在线最优控制的实现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表面与界面工程
    镁合金化学镀镍层的生长过程
    邵忠财, 李建中, 康凤娣, 田彦文
    化工学报. 2005, 56(2):  301-305. 
    摘要 ( 690 )   PDF (1982KB) ( 5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物化学工程、制药、食品和天然产物加工

    自絮凝酵母颗粒的在线检测与定量表征

    葛旭萌;俞路;赵心清;白凤武;安利佳
    CIESC Journal. 2005, 56(2):  306-311. 
    摘要 ( 651 )   PDF (563KB) ( 1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能源和环境工程

    移动床煤与天然气共气化制备合成气的工艺技术

    宋学平;郭占成
    CIESC Journal. 2005, 56(2):  312-317. 
    摘要 ( 527 )   PDF (1006KB) ( 3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煤与天然气共气化是基于天然气蒸汽转化和煤气化工艺耦合的一种新工艺.阐述了煤与天然气共气化制合成气的技术原理.实验研究表明合成气最佳出口温度为1000 ℃,氧气、水蒸气和天然气在同一位置进入反应器能有效降低火焰区温度;理论计算得到的合成气有效气体浓度(CO+H2)大于95%.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结果都表明,煤与天然气共气化可以直接得到H2/CO在1.0~1.5之间可以调节的合成气.

    流化床中钙基吸收剂与HCl的反应机理

    李诗媛;别如山;吕响荣
    CIESC Journal. 2005, 56(2):  318-323. 
    摘要 ( 604 )   PDF (1180KB) ( 2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500~800 ℃的温度范围内,在流化床反应器床料中添加CaO吸收剂,进行含氯有机废液(含三氯乙醛)的焚烧脱氯实验.实验表明,600 ℃脱氯效果最佳,温度升高脱氯效果下降.通过对产物层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表明,在温度大于600 ℃的条件下,CaO与HCl之间的反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受化学反应和产物层扩散共同控制,不存在产物层扩散的单独控制.考虑粒子的体积膨胀率,利用缩核模型对反应处于产物层扩散控制阶段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出产物层扩散活化能为9.95 kJ•mol-1.

    利用高温热量计模拟研究吸热型碳氢燃料基础油的热管理能力

    郭永胜;林瑞森
    CIESC Journal. 2005, 56(2):  324-328. 
    摘要 ( 549 )   PDF (499KB) ( 1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评价吸热型碳氢燃料基础油的热管理能力,设计并建立了一套高温量热装置,利用电标定法对仪器常数进行了准确标定,平均值为21.67 W•mV-1,标准偏差0.50.选用正庚烷作为模型燃料,结合仪器的色谱分析系统对仪器量热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考察,测量误差1.7%.利用该装置评价了组成吸热型碳氢燃料NJ-150的6种基础油在700 ℃条件下的热沉值,结果显示4号基础油吸热能力最高,可达3.0 MJ•kg-1以上,其热管理能力也最好,而6号油最低,只有2.6 MJ•kg-1.另外还考察了各种基础油的吸热速率,同样是4号基础油具有最高吸热速率.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

    张森;史鹏飞
    CIESC Journal. 2005, 56(2):  329-332. 
    摘要 ( 523 )   PDF (745KB) ( 3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化学交联法制备了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聚烯烃多孔膜支撑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室温电导率为1.01×10-3S•cm-1,锂离子迁移数为0.41,在Al电极上的氧化起始电位达到4.2 V以上.采用聚烯烃多孔膜支撑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制备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并研究了工艺条件对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的工艺条件包括:单体添加量和电极组合方式.优化后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1 C放电容量为0.2 C放电容量的93.2%,经100次1 C循环后的剩余容量仍在80%以上.
    铝基铜干法烟气脱硫剂制备及脱硫再生实验
    苏胜, 向军, 孙路石, 马新灵, 胡松, 孙学信
    化工学报. 2005, 56(2):  333-337. 
    摘要 ( 604 )   PDF (645KB) ( 2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铝基铜脱硫剂,考察了制备过程中浸渍液浓度对脱硫剂脱硫性能的影响,同时对制得的脱硫剂进行了循环烟气脱硫-再生实验,分析了脱硫剂的表面微观结构在脱硫和再生过程中的变化.实验和分析表明,制得的铝基铜脱硫剂具有较高的脱硫效率,使用该脱硫剂进行循环烟气脱硫的性能是稳定的.
    乙腈-乙醇-水-四丁基溴化铵体系中蒽和柴油的电解加氢
    刘昌见, 李德宝, 鲍晓军, 杨世成, 李维彬, 胡胜, 张志华
    化工学报. 2005, 56(2):  338-341. 
    摘要 ( 661 )   PDF (403KB) ( 3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密封双极性MH/Ni电池结构改进与研制

    邓超;史鹏飞
    CIESC Journal. 2005, 56(2):  342-345. 
    摘要 ( 747 )   PDF (590KB) ( 2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材料科学与工程

    注塑充模流动过程灵敏度数值分析

    申长雨;刘春太
    CIESC Journal. 2005, 56(2):  346-351. 
    摘要 ( 735 )   PDF (613KB) ( 2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注塑模充模过程控制方程出发,建立了注塑成型充模过程物理场对设计参数瞬态连续灵敏度分析理论,得到了充模过程压力场、温度场、速度场等物理场对设计参数的灵敏度控制方程.数值分析沿用了注塑模流动分析的基本思想,压力灵敏度采用有限元法、通过对时间和厚度方向的差分求解温度灵敏度,借助于控制体积的概念得到运动边界灵敏度分析.数值算例分析了注射压力对注射流率、熔体温度的设计灵敏度,与数值实验吻合良好.
    有机-无机杂化核壳型乳胶粒的制备及其粒径控制
    倪克钒, 单国荣, 翁志学, Elodie Bourgeat-Lami, Gilles Fevotte
    化工学报. 2005, 56(2):  352-357. 
    摘要 ( 672 )   PDF (633KB) ( 2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苯乙烯乳液聚合合成种子,再在种子外生成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3-三甲氧基硅丙酯(MPS)的共聚物,利用MPS中硅氧烷基的水解-缩合反应,形成交联的壳,得到有机-无机杂化型核壳乳胶粒.然后用溶剂将聚苯乙烯模板溶解,可得到空心微胶囊.通过透射电镜(TEM)和动态光散射粒径仪(DLS)观测乳胶粒及微胶囊的形态.并研究了乳化剂种类、介质pH值、MPS用量和加入方式对粒径、粒子数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发现非离子型乳化剂、酸性或碱性介质、MPS用量过多均促进乳胶粒子数减少,减弱了乳液稳定性.而采取连续滴加MPS的方法则可提高乳液的稳定性,且粒径可控.
    双官能团引发剂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速率
    吴建一, 盛维琛, 单国荣, 黄志明, 翁志学
    化工学报. 2005, 56(2):  358-362. 
    摘要 ( 909 )   PDF (425KB) ( 6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双官能团引发剂2,5-双(2-乙基己酰过氧化)-2,5-二甲基己烷(TX-141)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自由基聚合动力学,考察了引发剂浓度、聚合温度对聚合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体系的聚合活化能为91 kJ•mol-1左右,计算得到TX-141引发剂的分解活化能为140 kJ•mol-1左右,与实验值接近;TX-141引发剂的反应级数约为0.72,说明MMA聚合终止基元反应中单基和双基终止并存.同时与相似半衰期的过氧化二苯甲酰(BPO)比较,发现当TX-141引发剂浓度为BPO的1/2时,两者在各个聚合温度下的聚合动力学曲线几乎相同;但相对分子质量有明显增加,随聚合转化率增加,TX-141与BPO引发的聚合物数均分子量之比从1.2变化到1.33;由TX-141引发的聚合物低转化率时DSC曲线出现放热峰,而高转化率以及BPO引发的聚合物则没有.说明双官能团引发剂TX-141引发聚合时,在低转化率下TX-141引发剂的2个过氧键没有全部断裂,随聚合进行,断裂程度加深.
    硼碳氮纳米管的制备及其表征
    籍凤秋, 曹传宝, 薛守洪, 王大鸷, 朱鹤孙
    化工学报. 2005, 56(2):  363-367. 
    摘要 ( 585 )   PDF (762KB) ( 2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石墨粉和硼粉为原料,采用机械球磨法,在氨气气氛下球磨120h,然后在1200℃氨气条件下热处理6h, 成功的制备出竹节状的B-C-N纳米管.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以及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纳米管的直径在50~180nm之间,长度可达20μm. EELS定量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纳米管由硼、碳和氮元素组成, 其B∶C∶N原子比为0.49∶1.00∶0.11,并对纳米管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Span 80-Tween 80/液体石蜡/AM-H2O反相微乳液体系
    王风贺, 夏明珠, 雷武, 魏运洋, 王风云
    化工学报. 2005, 56(2):  368-371. 
    摘要 ( 820 )   PDF (445KB) ( 2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