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05年 第5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5-04-25
    综述与专论

    深度学科交叉和高度过程集成的非水相生物催化

    王志龙
    CIESC Journal. 2005, 56(4):  563-569. 
    摘要 ( 613 )   PDF (963KB) ( 2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和化学合成相比,生物催化具有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的特性而成为生物技术中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但生物催化工业常受到底物溶解度低、底物/产物抑制生物催化剂活性、产物进一步降解等限制.非水相催化和原位产物去除新技术是克服上述困难的有力工具,本文综述了其研究进展.以甾醇边链切除的微生物转化为例,介绍了作者最近开发的高度集成了非水相催化和原位产物去除优点的浊点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技术.讨论了非水相生物催化工业高度过程集成和深度学科交叉的特征,提出了发展非水相生物催化工业的若干建议.
    热力学
    溴氰菊酯低温热容的测定及热化学性质
    薛斌, 王建雅, 谭志诚, 吴通好, 郑卓, 陈惠麟
    化工学报. 2005, 56(4):  570-573. 
    摘要 ( 671 )   PDF (365KB) ( 3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精密自动绝热量热计测量了溴氰菊酯在80~400 K温区的热容,试样纯度为0.9926(摩尔分数).在此温区内出现一个固-液熔化相变,其熔化温度Tm、摩尔熔化焓ΔfusHm、摩尔熔化熵ΔfusSm分别为(372.15±0.02)K,(26.73±0.02)kJ·mol-1,(71.81±0.06)J·K-1·mol-1.报道了该物质在298.15~400 K温区内每隔5 K的热力学函数H(T)-H(298.15),S(T)-S(298.15),G(T)-G(298.15)值.采用DSC法对试样进行了测定,并与绝热量热法进行了比较.用热重法研究了该化合物的热分解行为,得到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反应级数n、频率因子A及活化能E分别为1.78,1.15×109min-1,603.8 kJ·mol-1.
    传递现象

    气液界面传质机理

    马友光;余国琮
    CIESC Journal. 2005, 56(4):  574-578. 
    摘要 ( 742 )   PDF (538KB) ( 8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气液相际传质的推动力来源于界面不平衡的概念.针对气体吸收过程, 以普遍化的化学势推动力方程为基础, 导出了在有传质通量存在下的两相界面处的浓度关系,并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了求解.提出了一个反映液相侧动力学状况的量纲1数Yo ,Yo越大界面处两相越偏离平衡.界面浓度是与Yo和液相主体浓度密切相关的.为验证本文模型, 作者采用显微激光全息干涉技术对甲醇、乙醇、正丙醇静止吸收CO2时的界面浓度进行了测定, 实验结果表明了本文模型的正确性.
    浆料反应增强气液传质
    蔡旺锋, 李霞, 许春建, 周明
    化工学报. 2005, 56(4):  579-586. 
    摘要 ( 693 )   PDF (513KB) ( 3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液膜区存在复杂反应的浆料吸收体系,通过气体吸收对分散相颗粒溶解增强作用的研究,建立了反应浆料增强气体吸收的三区域模型.采用搅拌槽间歇吸收实验测定了不同搅拌强度和Mg(OH)2浆料固含率时SO2吸收速率增强.研究发现,颗粒粒径、浆料浓度、“惰性区”厚度以及待吸收气体分压等参数是影响吸收增强作用的主要参数.考虑气液近界面“惰性区”和浆料表观黏度影响后的三区域模型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利用CFD及结点网络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规整填料传质效率

    谷芳;刘春江;袁希钢;余国琮
    CIESC Journal. 2005, 56(4):  587-592. 
    摘要 ( 702 )   PDF (529KB) ( 5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气液两相不均匀流动是造成填料塔传质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定量分析规整填料内气液两相流动对传质效率影响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从Navier-Stokes方程出发,首先建立了考虑气液之间相互作用的CFD计算模型,定量描述了填料片内的气相流场分布.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中提出的液相结点分布模型及一些经典的传质理论,初步提出了适用于定量计算金属板波纹填料传质效率的耦合型算法,并对规整填料内的传质效率进行了计算,模型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为规整填料传质效率的定量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梯矩形立体连续传质塔板流体力学性能

    杜佩衡;董艳河;王荣良;黄敬
    CIESC Journal. 2005, 56(4):  593-597. 
    摘要 ( 641 )   PDF (484KB) ( 4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新型垂直筛板基础上进行结构上的改进,形成一种新的塔板-梯矩形立体喷射塔板,在板压降、生产能力、操作弹性、雾沫夹带等方面与新型垂直筛板相比有很大的改善.通过实验测定了多罩体系的干、湿板压降以及雾沫夹带等基本的流体力学性能并且得到了相应的关联方程.
    交错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壳侧传热与阻力性能
    王秋旺, 罗来勤, 曾敏, 王良, 陶文铨, 黄彦平
    化工学报. 2005, 56(4):  598-601. 
    摘要 ( 590 )   PDF (391KB) ( 4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交错搭接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侧的流动与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着重研究了内插假管及不同螺旋角度对壳程传热和阻力的影响,并与传统弓形折流板换热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假管的存在反而使传热综合性能下降,同时,在相同的壳侧流量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壳程阻力和壳侧传热系数均随螺旋角的增大而减少,且小于同样条件下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的相应值.与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相比,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特点是单位压降下的壳侧传热系数高.

    管内进口段对流换热过程不可逆性的数值模拟

    吴双应;李友荣;曾丹苓
    CIESC Journal. 2005, 56(4):  602-607. 
    摘要 ( 788 )   PDF (469KB) ( 2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新型循环方式的硅胶-水吸附式制冷机

    刘艳玲;王如竹;夏再忠
    CIESC Journal. 2005, 56(4):  608-613. 
    摘要 ( 820 )   PDF (597KB) ( 4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空气与水逆流直接接触热质交换过程模型计算及分析

    宋垚臻
    CIESC Journal. 2005, 56(4):  614-619. 
    摘要 ( 642 )   PDF (488KB) ( 4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相流

    考虑颗粒间碰撞的稠密气/固流动二阶矩两相湍流模型

    于勇;蔡飞鹏;周力行;时铭显
    CIESC Journal. 2005, 56(4):  620-626. 
    摘要 ( 633 )   PDF (538KB) ( 3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统一二阶矩两相湍流模型和颗粒动力学理论结合,推导并封闭了稠密两相流考虑颗粒间碰撞的统一二阶矩两相湍流模型.该模型用颗粒动力学理论模拟颗粒之间的碰撞,用各向异性的统一二阶矩模型考虑气相和颗粒相的湍流脉动,并用输运方程描述气固两相湍流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后用该模型对狭窄槽道内的气粒两相流动进行了模拟,模拟所得的颗粒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雷诺应力和实验结果吻合良好.结果表明,考虑颗粒间碰撞之后,颗粒水平方向雷诺应力的预报得到了明显改进.

    液体黏度对气液固逆流三相湍动床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曹长青;刘明言;王一平;秦秀云;胡宗定
    CIESC Journal. 2005, 56(4):  627-631. 
    摘要 ( 629 )   PDF (543KB) ( 1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轴向流固定床内流场的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
    钟思青, 陈庆龄, 陈智强, 童海颖, 陈祎华, 徐依菡
    化工学报. 2005, 56(4):  632-636. 
    摘要 ( 534 )   PDF (738KB) ( 7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催化、动力学与反应器

    内部部分润湿催化剂的动力学行为

    周志明;程振民;李卓;袁渭康
    CIESC Journal. 2005, 56(4):  637-641. 
    摘要 ( 636 )   PDF (438KB) ( 2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均相催化剂的制备与评价

    唐晓东;刘亮;税蕾蕾
    CIESC Journal. 2005, 56(4):  642-645. 
    摘要 ( 571 )   PDF (374KB) ( 3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过程系统工程
    基于独立成分的动态多变量过程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
    何宁, 谢磊, 郭明, 王树青
    化工学报. 2005, 56(4):  646-652. 
    摘要 ( 602 )   PDF (770KB) ( 4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化工过程中存在大量测量变量,这些变量一般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由少数必要的潜隐变量驱动,这些潜隐变量通过独立成分分析方法(ICA)抽取出来,可用于故障检测和监控.在基于ICA的故障检测和监控基础上提出一种故障诊断方法——字符串匹配方法,此种方法仅由数据驱动,既不需要训练数据也不需要建立过程模型,实施起来简单方便.通过在TE仿真模型上的应用,表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与机理杂交的支持向量机为发酵过程建模

    许光;俞欢军;陶少辉;陈德钊
    CIESC Journal. 2005, 56(4):  653-658. 
    摘要 ( 669 )   PDF (485KB) ( 3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生物发酵过程机理复杂、高度非线性的特点,采用基于结构风险最小的支持向量机为发酵过程建模,其算法规范,建模复杂度低于神经网络方法,所建模型的预测效果更好.还将生化过程的动力学机理与支持向量机相结合,采用串联和串并联结构,提出与机理杂交的支持向量机建模方法,并为间歇式酒精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体浓度变化建立了预测模型.原理分析与试验结果表明与机理杂交的支持向量机建模方法,相比于单一近似的动力学模型、单一的支持向量机模型,以及机理杂交的神经网络模型,它的预测精度高,泛化能力强,性能更为优越.
    主元空间中的故障分离与识别方法
    王海清, 蒋宁
    化工学报. 2005, 56(4):  659-663. 
    摘要 ( 762 )   PDF (422KB) ( 1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主元分析 (PCA)作为数据驱动的一种统计建模方法,在化工产品质量控制与故障诊断方面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在故障重构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T2统计量的故障分离和识别问题,分别获得了主元空间中故障可分离和识别的理论条件.以双效蒸发过程为例,对该生产过程中的10种不同故障进行仿真监测分析,证实了所获理论结果的有效性.

    Sensor monitoring and online measurement correction in electric capacitance tomography system

    张惠良,荣冈
    CIESC Journal. 2005, 56(4):  664-667. 
    摘要 ( 569 )   PDF (467KB) ( 1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表面与界面工程
    Evaluation of anti-fouling performance for ion-rod water treater with automatic dynamic simulator of fouling
    孙灵芳, 杨善让, 秦裕琨, 徐志明
    化工学报. 2005, 56(4):  668-671. 
    摘要 ( 623 )   PDF (510KB) ( 2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物化学工程、制药、食品和天然产物加工

    绿僵菌几丁质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

    杨革;陈洪章;李佐虎
    CIESC Journal. 2005, 56(4):  672-676. 
    摘要 ( 831 )   PDF (553KB) ( 3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自然罹病死亡的金龟子体内分离到一株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它在几丁质的诱导下能产生较高活性的几丁质酶.发酵液经硫酸铵盐析、DEAE纤维素柱层析、Phenyl SepharoseTM 6 Fast Flow疏水柱层析等方法,得到电泳纯的几丁质酶.用SDS-PAGE测得该酶相对分子质量为61.5 kD,而经质谱分析为57.14 kD.最适反应温度为55 ℃,最适反应pH值为6.0,酶的等电点pI为4.02,其N末端序列为VIGPAAPL,用硫酸-酚法测得其含糖量为56.2%.水解几丁质的Km为14.5 μmol•L-1.该酶在45 ℃,pH值3.0~9.5较为稳定.Zn2+、Ca2+、Ba2+和Mn2+离子对几丁质酶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Hg2+、Co2+和Fe2+离子完全抑制几丁质酶的活性.此酶还可被EDTA所抑制,表明金属离子为其活性所必需.PMSF试剂对几丁质酶的活力影响比较大,丝氨酸可能是酶活力的必需基团.

    高温液态水中果糖无催化分解反应动力学

    蔡磊;吕秀阳;何龙;夏文莉;任其龙
    CIESC Journal. 2005, 56(4):  677-680. 
    摘要 ( 930 )   PDF (390KB) ( 5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压力10 MPa下、温度453.15~493.15 K范围内果糖在高温液态水中的无催化分解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无任何催化剂条件下,果糖能顺利进行分解反应,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分解反应速率常数显著地增大.在本实验范围内,果糖分解反应的活化能为126.16 kJ•mol-1.另外,对不同温度下反应时间对果糖分解的主要产物——5-羟甲基糠醛收率的影响进行了考察.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有选择性地调节产物分布.

    新型生物絮凝剂REA-11的代谢模型建立与代谢网络分析

    何宁;李寅;陈坚
    CIESC Journal. 2005, 56(4):  681-688. 
    摘要 ( 645 )   PDF (488KB) ( 4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代谢通量分析方法,对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CCTCC M201005分批发酵不同阶段和不同溶氧浓度下的代谢网络模型进行了计算,考察了代谢节点对絮凝剂REA-11合成的影响,并对C. glutamicum生长代谢过程中能量和还原力的产生及消耗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磷酸戊糖途径(PP)通量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始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REA-11合成通量随溶氧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菌体合成通量则随溶氧水平的增加而增加;ATP通量的增加可以促进菌体生长,而与REA-11的合成呈负相关.

    含水量对氧化铝柱色谱法同时分离纯化卵磷脂和脑磷脂的影响

    司朝勇;吴素芳;许海丹;吕秀阳
    CIESC Journal. 2005, 56(4):  689-693. 
    摘要 ( 692 )   PDF (449KB) ( 4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系统地研究了固定相初始含水量和流动相含水量对氧化铝柱色谱法同时分离纯化卵磷脂和脑磷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氧化铝的初始含水量对氧化铝柱色谱法同时分离纯化卵磷脂和脑磷脂有很大的影响,而流动相含水量则影响不大.氧化铝初始含水量在8%(质量分数)和流动相含水量在0.1%~1.1%(体积分数)范围内,卵磷脂和脑磷脂可实现基线分离,PC的回收率可达90%以上,PE的回收率可达40%以上.并对实验结果的重现性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除了对卵磷脂和脑磷脂的精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外,对其他天然产物分离纯化的研究和生产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柴油生物脱硫乳状液的破乳
    马挺, 李京浩, 王仁静, 李国强, 梁凤来, 刘如林
    化工学报. 2005, 56(4):  694-698. 
    摘要 ( 700 )   PDF (881KB) ( 3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柴油生物脱硫(BDS)反应后往往会产生稳定的O/W型三相(柴油/发酵液/菌体)乳状液,为了满足工业应用的需要,就必须将三相乳状液进行破乳,从而获得BDS反应后的柴油.分析了几种破乳剂对BDS后三相乳状液的破乳效果及破乳机理,发现几种典型的水溶性破乳剂、醇类甚至用于BDS的红球菌自身都具有良好的破乳活性,其中具有强表面活性、强亲水性和合适的密度的乙醇与离心操作相结合的方法最适宜该乳状液的破乳,破乳后离心分离的菌体与原菌具有相近的脱硫活性,可用于再次脱硫. 同时探索了乙醇作为破乳剂的最佳条件,向三相乳状液中加入4%的工业乙醇,并借助4000 r•min-1离心力的作用可使破乳率达到97.8%.GC-MS实验证实乙醇破乳不影响油品的热值.
    能源和环境工程

    高氮豆制品废水的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

    高大文;彭永臻;王淑莹
    CIESC Journal. 2005, 56(4):  699-704. 
    摘要 ( 667 )   PDF (501KB) ( 3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通过控制溶解氧浓度开发出处理高氮豆制品废水的新工艺.实验结果显示,当曝气阶段反应器内溶解氧浓度保持在0.5 mg•L-1左右时,曝气过程中NO-2-N/NO-x-N的比率始终维持在93%以上,并且曝气结束时,有大约87.6%的氨氮是通过同步硝化反硝化途径去除的.因此,控制反应器内溶解氧浓度在0.5 mg•L-1左右时,在一个反应器内同时实现了亚硝酸型硝化反硝化和同步硝化反硝化.经过理论计算和机理分析,在此溶解氧下,亚硝酸菌的比增殖速率近似为硝酸菌的2.22~2.43倍,并且低溶解氧容易在活性污泥颗粒内形成进行反硝化作用的缺氧区.因此,在常温下,只要采用溶解氧传感器控制SBR反应器内溶解氧浓度在0.5 mg•L-1左右,就可以实现稳定的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

    阴极流场设计对空气自然对流小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王瑛;李相一;柯坚
    CIESC Journal. 2005, 56(4):  705-710. 
    摘要 ( 553 )   PDF (1015KB) ( 1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空气自然对流的小型燃料电池不同于强制对流下工作的燃料电池,阴极反应气来源于空气的自然对流.由于这一自然对流的特性,电池内部的质量、能量、动量以及电化学反应方程存在着极强的耦合关系.从水、热管理的角度,考虑了电池内部的流动、电化学反应、热和质量的传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空气自然对流下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二维数学模型. 针对不同的阴极流道宽度和间隔宽度,对温度、流动速率、分压以及电化学性能参数等进行了计算,分析了这些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有助于理解电池内部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燃料电池双极板和电池结构设计有指导意义.
    固体碱法制备生物柴油及其性能
    李为民, 郑晓林, 徐春明, 徐鸽, 邬国英
    化工学报. 2005, 56(4):  711-716. 
    摘要 ( 658 )   PDF (478KB) ( 3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水滑石,焙烧后得到Mg-Al复合氧化物,以此为催化剂进行菜籽油的酯交换反应,正交实验表明该酯交换反应的小试最佳工艺条件为: 反应温度65 ℃、醇油摩尔比6∶1、反应时间为3 h,催化剂加入量为菜籽油质量的2%,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含量为95.7%.得到的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好,闪点高达170 ℃,氧化安定性好,主要性能指标符合0#柴油标准,可以和0#柴油以任何比例调和.

    工艺参数对高硫煤加氢热解脱硫率的影响

    张国杰;张永发;谢克昌
    CIESC Journal. 2005, 56(4):  717-719. 
    摘要 ( 579 )   PDF (322KB) ( 2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材料科学与工程
    废轮胎热解再生炭黑表面活性
    阳永荣, 王靖岱, 颜丽红
    化工学报. 2005, 56(4):  720-726. 
    摘要 ( 717 )   PDF (482KB) ( 3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克服废轮胎常压热解再生炭黑(PC)表面碳质沉积物过多、表面活性差和不适于橡胶补强应用等缺点,本文以反相气相色谱法为分析手段,分别通过硝酸酸洗和硬脂酸-硝酸酸洗等方法改性处理PC,以期改善PC结构和提高其表面性能,继而改善PC填充天然橡胶硫化胶的机械性能.系统地考察了未改性PC以及硝酸酸洗改性热解炭黑(WPC)、硬脂酸-硝酸酸洗改性热解炭黑(SWPC)表面能色散分量、极性分量、热力学函数变化以及炭黑表面不同活性点的能量分布情况,并考察了改性处理对热解炭黑填充天然橡胶硫化胶机械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硝酸酸洗改性在炭黑表面引入较多的羟基和羧基等官能团,导致其表面能过高,不利于天然橡胶补强.而在硝酸酸洗基础上,通过加入硬脂酸再改性后,可以减少炭黑颗粒之间的团聚,降低表面能,改善炭黑在硫化胶中的分散性.通过硫化胶机械性能测试实验发现,与PC和WPC相比,填充SWPC的天然橡胶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300%定伸应力,能基本达到半补强炭黑的应用标准.

    注射成型薄壁制品收缩与翘曲因素

    董斌斌;申长雨;李倩
    CIESC Journal. 2005, 56(4):  727-731. 
    摘要 ( 953 )   PDF (813KB) ( 4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薄壁注射成型的充填、保压、冷却和残余应力的数值模型,并将集成的模拟程序对收缩翘曲问题进行定量地模拟分析.采用Taguchi 实验优化设计理论,用L27(313)正交表设计实验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因素如熔体温度、模具温度、保压时间、保压压力、浇口尺寸和注射速率对收缩与翘曲的影响的显著性.得出优化工艺参数如熔体温度、模具温度、保压时间和压力能减少残余热应力;保压压力和熔体温度是影响收缩与翘曲的最显著因素.
    共聚物水凝胶角膜接触镜材料的初期脱水行为
    黎新明, 崔英德, 尹国强, 贾振宇
    化工学报. 2005, 56(4):  732-737. 
    摘要 ( 621 )   PDF (429KB) ( 3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N-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以及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或者甲基丙烯酸丁酯为原料,制备共聚物水凝胶角膜接触镜材料,建立了膜状水凝胶材料的脱水模型,采用重量法和热失重法研究了该材料的初期脱水行为.结果表明,水凝胶膜的初期脱水速度与其交联密度的平方成反比;共聚物水凝胶中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含量越大,脱水速率越大;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以及甲基丙烯酸丁酯的含量越大,脱水速率越低,以甲基丙烯酸乙酯最明显;在初期脱水阶段,水凝胶膜的脱水行为可用一级动力学描述.
    现代化工技术

    应用膜分离技术改进林可霉素提炼工艺

    李杰妹;周培燕;王亚卿;赵仁兴
    CIESC Journal. 2005, 56(4):  738-743. 
    摘要 ( 916 )   PDF (467KB) ( 3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在混合醇萃取前,引入超滤-纳滤组合膜分离技术对板框过滤后的林可霉素发酵液进行提纯和浓缩的小试结果:碱化料液的膜分离效果优于未碱化料液;对不同材料(PES、PS、PA)和相对截留分子质量的超滤和纳滤膜的筛选结果表明,PES-10和NF-270膜在膜通量和林可霉素收率、杂质去除等方面优于其他的膜,为最佳选择;超滤-纳滤后再进行萃取,不但混合醇的用量因料液体积减小而相应减少,并且萃取效率和产品收率都得到提高,当纳滤浓缩倍数为1.28时,一次萃取率和总收率分别比原来无超滤-纳滤时增加了4.3%和3.4%,所得萃取液的色度也较低.
    高效传热强化斜齿扭带及其低流速自动清洗技术
    俞秀民, 俞天兰, 彭德其, 蒋少青, 罗健康
    化工学报. 2005, 56(4):  744-747. 
    摘要 ( 823 )   PDF (509KB) ( 2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现有流体动力塑料光滑扭带不能用于流速低于1.0 m•s-1的传热设备的污垢自动清洗、传热强化幅度不高.为此研制了一种高效强化传热、又能够在1.0~0.5 m•s-1的较低流速下自动清洗污垢的斜齿扭带.其原理是在光滑扭带的两面上等距离地排列斜齿,被斜齿导向的传热流体对斜齿的反作用力形成一个新增的旋转力矩.与现有的光滑扭带相比,弧线形斜齿扭带自转清洗力矩增大了75%~101%、传热系数提高了171%.虽然斜齿扭带的阻力系数较高,但是设备的总阻力仍然在一般工程容许的范围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